Press "Enter" to skip to content

Infini U卡咋就停了?聊聊这背后的故事,有什么平替U卡推荐?我来告诉你!

Infini U卡停止服务

哎,最近币圈又炸了锅,Infini Card突然宣布全面停止U卡服务!这消息来得太突然,搞得我都有点懵,毕竟前几天还在用Infini卡给Twitter蓝V充值呢。结果,啪,卡停了,计划全乱了。今天就来聊聊这事儿,到底咋回事,U卡这生意为啥这么难做?

Infini U卡,曾经的“支付神器”

如果你混币圈,U卡肯定不陌生。Infini Card算是散户心中的“友好型选手”,费率低,体验丝滑,关键是不用KYC(身份认证),简直是海外消费的神器。想买个ChatGPT会员?刷!想续个Twitter蓝V?刷!App Store氪金?还是刷!用过的人都说,爽到飞起,感觉自己有了“金融自由”。

我还记得有人在X上发帖,说Infini卡陪他走过了国外的日子,买会员、订阅服务,省去了把加密货币换成法币的麻烦。连波卡创始人的播客主持人都在节目里夸U卡方便,说它就像个“翻译机”,把Web3的加密货币无缝接到Web2的支付场景。听这话,谁不心动?可好景不长,Infini突然官宣:Global卡、Lite卡、Tech卡全线暂停,新申请也停了。用户群里一片哀嚎,有人直呼“我的狗卡废了”,还有人感叹“刚把Infini当主力卡,又得找下家了”。

停运的真相:合规、成本、利润的“不可能三角”

为啥Infini卡说停就停?官方公告里说了,核心原因是“合规成本极高、运营负担重、利润几乎为零”。这话听起来有点官方,但细挖一下,问题还真不简单。

1. 合规的“紧箍咒”

U卡这生意,表面上是加密货币和传统金融的桥梁,但本质上脖子被传统金融卡得死死的。想合规?得跟Visa、Mastercard的支付网络打交道,得跟合作银行谈条件,还得应付各国监管政策。稍微不注意,就可能被上游银行“卡脖子”,或者被监管部门直接喊停。Infini自己也承认,U卡业务99%的时间和成本都花在合规和运营上,但收入?几乎为零。有网友一针见血:“U卡就是个Web2的翻译机,硬把加密货币塞进传统支付网络,摩擦大、成本高、还得不停打合规战。”这话说得太对了,U卡想在Web2和Web3之间两头讨好,难上加难。

2. 低价策略的“双刃剑”

Infini卡主打低费率,吸引了一大波散户用户。有人爆料,Infini后台数据惨不忍睹:人均充值不到100U(美元稳定币)。你没看错,人人喊好,但没啥消费力。低价拉新是爽了,可利润薄得像纸,运营成本却高得吓人。也有人分析,U卡真正的市场其实是海外大户,比如需要避税或高消费的群体。Infini却把精力全放在简中地区,靠低价吸引散户,结果市场策略从一开始就跑偏了。就像在乡间小路上开法拉利,车再好也跑不出速度。

3. 上游问题和“意外事件”

X上的讨论还提到,Infini这次停运可能跟上游问题有关。上周Global卡突然停用,团队当时还信心满满,没想到几天后就宣布全面停止服务。有人猜测,上游支付网络或合作银行出了状况,短时间没法解决,Infini只能壮士断腕。更扎心的是,Infini不是第一个踩坑的。OneKey的U卡早就停了,理由也差不多:合规难、成本高、利润低。X上有人调侃:“我用OneKey的卡停了,换Infini的又停了,U卡这行业是不是有毒?”

用户的痛:会员咋续?下家在哪?

Infini卡停了,最头疼的还是用户。有人哭诉:“下个月ChatGPT会员咋付?”还有人说:“我推广了400人开Infini卡,现在卡废了,脸都没地搁。”更别提那些绑了自动续费的,赶紧找替代卡成了当务之急。

好在Infini还算厚道,承诺自动退还开卡费(扣除折扣后),10个工作日内到账。在途退款也会退到账户,最迟21天搞定。核心功能像充值、提现、理财(年化5%左右)暂时不受影响,资产安全没啥问题。想问细节的,可以去Infini官方Telegram群找客服聊。

替代卡方面,有人推荐Wise卡,费率低、场景广,几乎能刷遍全球。还有人提到了DeCard(背靠新加坡DCS,送5新币,可申请实体卡)和Bybit Card(2-8%消费贴息,7月有新卡,年底可能有实体卡)。不过,这些卡是不是真好用,还得自己试试。

U卡的未来:去中心化是出路吗?

Infini停了U卡业务,但没彻底认输。他们说,未来要全面拥抱去中心化,探索Web3原生的支付方案。X上有大V点赞这决定:“回归第一性原理,摆脱Web2的束缚,才是正道。”可也有人泼冷水:“去中心化听起来很美,但能做啥?不还是发币、做交易所?”U卡这生意,确实是个“不可能三角”:合规、低价、安全,很难三全。Web3的理想是让加密货币直接支付,可现实是,Web2的支付网络还得靠传统金融结算,路径长、费用高、还得补贴用户。Infini自己也说,U卡不是Web3支付的终极答案,就像iPod nano被iPhone取代一样。

不过,U卡的需求是真真切切的。第三世界国家、跨境消费、加密出金的场景,都需要这种“便利”。波卡创始人播客的主持人说得好:“我愿意为省心付点手续费。”如果能解决合规和成本问题,U卡说不定还能翻身。

写在最后

Infini Card的停运,让人有点舍不得,毕竟它给不少人带来了“全球支付自由”的体验。可这也提醒我们,币圈创业真不是件容易事。合规、成本、市场策略,哪一步走错都可能是坑。Infini选择壮士断腕,放弃U卡,专注理财和去中心化支付,未尝不是个明智的决定。希望他们能在新赛道上找到方向,也希望Web3的支付场景能早点摆脱Web2的“紧箍咒”,真正让加密货币走进日常生活。

相关阅读: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